苏州坦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坦途科技」)近日完成2亿元B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这是继2024年6月后的第二笔数亿元融资,标志着这家专注智能短途出行领域的科技企业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与技术突破。
成立于2020年的坦途科技,以清华大学背景的核心团队为依托,深耕高速/超高速电机研发及软硬件系统集成领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整车全正向开发能力,涵盖高效电机、电池BMS系统、CAE软件等四大技术模块。自主研发的1200W中置电机峰值扭矩达60Nm,支持45km/h持续高速骑行;260km超长续航在极端气候下仍保持稳定性能;行业首创的摇臂减震与C型钢减震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在复杂路况下的舒适性。
当前,坦途科技旗下高端自主品牌NAVEE电动滑板车已覆盖欧洲、北美、中东等全球主要市场,产品线扩充至N系列、V系列、S系列等七大系列。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三年翻倍增长,2024年突破10亿元。这一成绩背后,是其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电动滑板车行业步入成熟期之际,公司提前布局第二增长曲线,聚焦酷玩车、高尔夫球包车等新兴品类。相关新品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旨在填补细分市场空白,抢占尚未形成头部品牌的赛道红利。
同步推进的还有国内市场的场景化探索。坦途科技计划推出适用于校园、景区等封闭场景的电动滑板车解决方案,以差异化产品满足本地化需求。这一策略既呼应了国内短途出行的多样化趋势,也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本土化样本。
追创创投合伙人徐腾认为,坦途科技的技术突破能力与商业化效率令人振奋。通过持续投入核心零部件研发、优化产品矩阵,公司正在重新定义短途出行的智能化标准。在全球短途出行市场规模超650亿美元、中国厂商占据60%以上份额的背景下,坦途科技以创新设计与技术迭代为引擎,正推动行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
从三电技术到智能算法,从全球化市场到细分品类开拓,坦途科技的每一步都紧扣行业脉搏。在资本加持与团队执行力的双重驱动下,这家企业正以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式,为全球消费者重塑短途出行体验。
以坦途科技的三电技术为例,其1200W中置电机与260km续航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通过设计语言将其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触点。比如,电机输出的平顺性与减震系统的协同设计,让复杂路况下的骑行感受从“机械硬朗”转向“人车一体”,这种设计思维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数据显示,2024年其营收突破10亿元的背后,是设计对产品溢价能力的赋能——当竞品还在比拼电池容量时,坦途已通过设计将续航焦虑转化为“无感体验”。
设计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尤为关键。NAVEE系列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产品线的快速扩展(N/V/S/G等七大系列),既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审美偏好,又降低了生产端的定制成本。这种“设计驱动柔性生产”的模式,使企业在应对欧美市场碎片化需求时具备更强的响应力。而针对国内封闭场景(校园、景区)推出的定制化方案,则通过场景化设计解决“功能过剩”与“体验不足”的矛盾,为国内市场的增量空间提供了设计解法。
坦途科技在新品类(酷玩车、高尔夫球包车)上的布局,本质是用设计重构市场规则。当传统厂商仍在电动滑板车的红海中厮杀时,其通过设计预判潜在需求——高尔夫球包车的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快拆功能,既解决了高端用户对便携性的隐性需求,又通过差异化设计规避了同质化竞争。这种“设计先行”的策略,正是当前制造企业亟需的能力: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赛道中,用设计定义产品形态,用体验引导消费认知。
坦途科技的路径验证了一个核心命题:当工业设计从“外观修饰”升级为“价值创造”,它就能成为企业增长的加速器。其全球化市场覆盖的背后,是设计语言的本地化适配——欧洲市场侧重极简美学,中东市场强调防护性能,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思维,直接提升了渠道商的采购信心和终端成交率。而国内市场的场景化探索,则通过设计降低用户的决策门槛,使电动滑板车从“新奇玩具”转变为“刚需工具”。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的关键转折,坦途科技的案例表明,工业设计的价值早已超越视觉层面。当设计能系统性地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技术转化、用户洞察到市场落地形成闭环,它就能真正成为企业破局的支点。这种以设计为引擎的创新模式,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化的必经之路。